(网经社讯)2024年9月12日,“2024上半年中国农产品电商高层研讨会”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博览中心举行。研讨会有领导致辞、报告发布、案例分享、专家点评和三言两语五个环节。此次会议采取主会场和分会场、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。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研讨会作专题发言。(详见网经社专题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2024zgnm/)
9月4日,“电诉宝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《2024年电商平台“仅退款”调查报告》,这份报告汇聚20余位电商行业专家、律师真知灼见,并汇集了来自近2000位商家及1000位消费者的问卷反馈,发送给国务院有关部门、市监总局、网信办、工信部等十余个部委。
“仅退款”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,在规定的时间内,如果对商品或服务不满意,可以申请全额退款的政策。但是因为“羊毛党”太多,商家积怨已久,并把矛头指向拼多多,但实际上“仅退款”最早并不由拼多多创立的。
“仅退款”最早由京东自营在2014年推出。2017年,亚马逊推出“退款不退货”的售后服务,目的是通过减少退货流程来鼓励下单。2021年,拼多多推出“仅退款”售后服务。2023年底,淘宝、京东、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陆续跟进或更新“仅退款”相关服务。到了2024年初,“仅退款”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“标配”。各平台介入增多,“薅羊毛”现象频发,因此商家不满激增,与消费者矛盾激化。
实际上,农产品电商是“仅退款”争议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类目,况且生鲜产品也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。最近有报道称普通农产品商家每月要承担200多笔仅退款订单,货款损失已超总收入的10%。而且现在电商平台“宠买欺卖”现象频出,继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“先用后付”后,电商内卷出新高度,除“仅退款”外,电商商家还面临“自动跟价”“全网比价”“全网低价”这“三座大山”。
但商家如果因为“仅退款”去起诉平台,成功率并不是很大,因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电商行业的发展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(包括今年3月15日出台的《实施细则》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等。合理的“仅退款”主要包括以下使用情况:
1.商品质量问题: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与描述严重不符,消费者有权申请“仅退款”,无需退回商品。
2.卖家违规行为:如果卖家存在延迟发货、强制发货等违规行为,且未经买家同意,平台支持买家申请“仅退款”。
3.消费者权益保护: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,对于信誉较低的卖家,一旦发生售后争议,平台可能会直接支持消费者“仅退款”,以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商家对“仅退款”的看法。通过这2000余位商家的问卷反馈,以及国内首个电商商家“仅退款”第三方投诉通道收到的投诉案例,我们发现,有7.9%的商家近一年“仅退款”比例达八成;10.09%的商家“仅退款”比例占据一半;34.31%的商家有三成的“仅退款”;46.65%的商家有一成“仅退款”;仅有1.06%的商家未遭遇“仅退款”。
盈利可观商家中,被“仅退款”的比例主要集中在一成和三成左右;略有亏损和亏损严重的商家,被“仅退款”比例明显增加。其中,亏损严重的商家中,有21.15%的人经历过八成的“仅退款”。可见高比例的“仅退款”对商家的盈利造成巨大影响。
89.05%的商家对“仅退款”的实施持非常反对态度,7.3%的商家持反对态度,2.12%的商家保持中立,仅0.13%的商家表示支持,而有1.39%的商家表示非常支持“仅退款”。
商家深受“仅退款”的伤害,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合理的“仅退款”进行抵制。其中,22.89%的商家选择向平台申诉,4.64%的商家选择向行政部门举报,24.0%的商家选择司法诉讼,8.63%的商家选择上门追讨,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游离在法律边缘。仅有0.13%的商家表示没遇到过“仅退款”,而有将近四成的商家无奈接受。
实际上,“仅退款”存在着不少法律漏洞,2021年至2024年7月,法院共处理“仅退款”案件约500起。我们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程亮律师表示,“仅退款”还只是一种平台推出的规则,在具体执行过程中,也存在尺度不一、执行不规范等情形,可能会触及法律,也对商家权益造成了一定损害。
最后,提出了“仅退款”在平台、商家、消费者以及国家监管层面的改进建议。